首页 > 常识 >

儒林外史人物性格特点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9-03 10:07:05    

这个《儒林外史》是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,也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。

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,也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一个高峰。

这个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,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的现状。

全书共56回,以写实主义手法描绘了明代士人对于“功名富贵”的不同态度和表现。

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,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、科举的弊端和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一些揭露。

事实上,《儒林外史》的问世,在中国小说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奠定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。

这本《儒林外史》已经被翻译成英、法、德、俄、日、西班牙等十余种文字,在世界上广泛传播,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。

后人对《儒林外史》评价甚高,鲁迅认为该书思想内容“秉持公心,指摘时弊”。

胡适也认为该书的艺术特色,堪称“精工提炼”。

事实上,《儒林外史》中出场的人物共三百七八十人,其中属儒林人物的仅一百人左右,但这些儒生大多为书中主要人物。

虽然他们的命运各异,但他们都在18世纪士人生活浮世绘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
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他们生活的浮沉,境遇的顺逆,功名的得失,仕途的升降,思想情操的高尚与卑劣,社会理想的倡导与破灭。

1

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特点|反映了功名得失,有心艳功名富贵,而媚人下人者,有倚仗功名富贵,而骄人傲人者,也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

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特点尤为突出,可以作为褒贬标准的,乃是他们对功名富贵的态度。

这些儒生,正如闲斋老人所说的,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,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。

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,而自以为高,被人看破耻笑的人。

当然,也有特立独行的人。

功名富贵人所必争,王元章不独不要功名富贵,并且躲避功名富贵。

不独王元章躲避功名富贵,元章之母,亦生怕功名富贵。

这是真其性格与人不同吗?

其实,天地之大,何所不有,原有一种不食烟火之人,难与世间人同其嗜好。

可见,这部作品有一个明朗的主题,通过许多的具体的人物形象,对士大夫阶层思想道德的堕落,予以无情的暴露,从而揭发科举制度的阴暗面。

吴敬梓所生活的年代,那时以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巳残酷地愚弄人民很久了。

他少年时也曾考取过秀才,到南京应过乡试,书中贡院的生活写得那样具体,没有直接的体验是写不出的。

他通过长时期的观察体认,深刻地认识到八股文腐蚀人心吏治。

对《儒林外史》人物形象的塑造,笔者是十分重视的,因为小说毕竟是通过人物来反映生活、描写社会的。

一部小说在艺术上的成败,常常取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成功。

第一回以王冕的故事喻示全书的主旨。

第二至第三十二回,分别写各地和各种类型的儒林人物。

第三十三回以后,随着杜少卿迁居南京,全书中心也转移到南京士林的活动,祭泰伯祠成为贯穿其中的主要事件。

最后,他以“市井四大奇人”结束了全书,与第一回遥相呼应的意味。

2

《儒林外史》人物形象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,就是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原型,加以艺术的锤炼,使之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

《儒林外史》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,除了得力于突出人物的特征性,言行与渲染,和它写出了人物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有关。

它的人物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,又是这种社会环境的主人,而且是这种社会环境的体现者。

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了。

比如,一个大老官散漫使钱,接连用大把银子赠人,帮助摘了印的王知县,与娘子携手游清凉山,与南京名士的往还。

通过这些,把一个洒脱俊逸的大老官,一个轻财好士的豪杰,一个既敦孝,又不拘俗礼的名流,形神兼备地刻划出来了。

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,不可分割。

事实上,吴敬梓也有自己的真实故事作为影子进入了此书。

吴敬梓出身于书香门第、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。幼时被过继给做官的大伯父,大伯父去世后家族内发生了争产纠纷,甚至发生了亲族冲入家中攫夺财产的事件。

这件事使吴敬梓看清了封建社会家族伦理道德的丑恶本质,以及那些官僚名流的虚伪面目,看透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及人心的鄙陋愚昧。

他从此弃绝功名,仗义疏财,肆意挥霍遗产。

30岁以前,就将田产、房产都消耗尽了。33岁时移家到了南京。

可见,他会以真人真事为原型,加以艺术的锤炼,使之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。

3

在浩若星海的中国古典小说中,被鲁迅许以“伟大”二字的,只有两部书,其中之一便是吴敬梓的《儒林外史》|它是封建末世的真实写照

不仅仅对当时吏治的腐败、科举的弊端、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。

另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人性的守护,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。

事实上,《儒林外史》是我国杰出的讽刺小说,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封建制度走向崩溃时黑暗社会的种种丑态,并予以强烈的讽刺,其思想内容是非常丰富的。

它是封建末世的真实写照。

《儒林外史》批判的笔锋指向了整个封建末世。

首先是抨击了贪官污吏。

南昌太守王惠集残暴、狡诈、贪婪于一身,念念不忘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。

全书开始时,作者就借王冕之口说一代文人困于这个法(指八股),却定的不好。

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,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。

吴敬梓通过一系列典型形象,触目惊心地展示了巨大的厄运笼罩着一代文人,他们的智能被破坏了,道德被腐蚀了。

小说中绝大多数的读书人,都是八股取士的牺牲品。

特别是“四位奇人”表面上看来虽然都是市井小民,吴敬梓却都赋予他们读书人的性格,寓意真的很深远。

《儒林外史》虽然假托明朝,实际是反映清朝康乾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、这当然是与作者吴敬梓个人真实的生活非常相似。

正由于社会上充满了许多矛盾的现象,无形中也就提供吴敬梓一个绝佳的创作题材。

更何况吴敬梓本人科举不顺,又遭到家产被夺、爱妻病故等一连串重大的打击,对于人生,对于知识分子的痛苦,都有着深刻的体会。

《儒林外史》不仅是一部凝聚着人生智慧的书,也是一部凝聚着小说智慧的书,当人生智慧与小说智慧相遇时,就形成了特有的笔法,特别有表现力。

吴敬梓用类似于史家传记的方式,庄重平实地叙写“书中第一人”虞博士,以展现虞育德的贤人风范。

用直接心理描写,来揭示“礼贤下士”的表演意味,启发后人反思历史上的种种戴着面具的表演。

事实上,吴敬梓不想把虞育德写成一个神秘莫测的人物。

读《儒林外史》,我们深切地感到,在描写那些不可理解、不可接近的人物时,吴敬梓格外乐于用第三人称来叙事,比如他写杨执中就是如此。

吴敬梓以此表现他们的不合常情,表现他们令人迷惑不解的言行。

举个例子!

虞老爷叫小厮搬出三十锭大元宝来,望桌上一掀,接着吴敬梓即写老人的眼就跟这元宝滚。

这个“滚”字,把老人对钱财的专注、贪婪和兴奋的情景,写得实在传神了!

《儒林外史》的这种语言艺术特色,它的一字一句,如同构成漫画的线条一样,尽管笔墨非常简洁,但它却突出了人物最主要的性格,具有字字深入骨髓,句句生动传神的作用。

吴敬梓还把无知无耻的人,庄重地尊称为“老实人”,正因为说他是“老实人”,才使他的无知无耻,显得倍加真实。

这讽刺,真是既极尽委婉,又辛辣入骨。

寓庄于谐,其实处处皆泪痕,讽刺艺术是一种引人发笑的艺术,然而《儒林外史》的语言所引发的笑,却往往要叫人在笑得轻松愉快的同时,还要笑出沉痛悲愤的眼泪来。

总之,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特点,是着重反映各色人物对功名得失的态度,很多故事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写照。

相关文章
都说一白遮百丑,貌美往往是和肤白联系到一起的,要想有一个美美的脸蛋,肤色白皙是非常关键的,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天生丽质,肤色好的,有更多的人是肤色不均匀,皮肤不细腻,看起来不美的,那么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化妆手法来应对这些常见的问题呢?对于脸部肤色的化妆和脸部其他五官的化妆手法是不同的,五官化妆讲究的
对于单眼皮的MM想要获得双眼皮的方法有很多种,借用一些小道具来贴双眼皮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,很多MM都通过小道具贴双眼皮方法来获得迷人的双眼皮大眼睛,那么怎么贴双眼皮好看呢?装备:1.平口夹:药妆店卖的金属拔眉夹,平斜口比尖嘴夹好,操作时没有角度问题,也较安全。2.小剪刀:小剪刀比剪刀更适合剪胶带
【别名】冷饭团、硬饭头、红土苓、土萆薢、山牛、土苓、山硬硬、饭团根、山猪粪、毛尾薯、山遗粮、山奇良。【采制】夏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须根,洗净,干燥;或趁鲜切成薄片,干燥。【性味归经】甘、淡,平。归肝、胃经。【功能主治】除湿,解毒,通利关节。用于湿热淋浊,带下,痈肿,瘰疬,疥癣,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
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在追求高的生活品质,在饮食上面也是十分的注重。早餐营养搭配也成了人们关注的事。现在很多人都有早晨和晚上喝牛奶的习惯,那么怎样喝牛奶好呢?牛奶和什么一起喝效果好呢?喝牛奶的禁忌有哪些呢?今天就随着小编一起去详细了解下吧。第一,喝牛奶之前我们应该先进食我们知道空腹喝牛奶不仅仅对身体不好,
对于喜欢吃,喜欢研究,喜欢制作美食的“美食家”来说,他们可以将一切能利用的食材都完美地利用起来,做出五花八门令你意想不到的美食,就比如今天的主角“猪皮”,很多人买肉都会嘱咐老板将猪皮去掉,但是这些廉价的猪皮在“美食家”手中就摇身一变成了金银剔透,口感Q弹的猪皮冻。猪皮冻制作其实很简单,但是非常的耗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