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期螺丝钉带你读书,我们介绍的,是今年螺丝钉翻译的一本经典好书《股市长线法宝》。
前几篇文章,我们介绍了股票、债券、房地产、黄金等资产大类的长期回报。
《股市长线法宝》,主要也是围绕股票这类资产介绍的。
股票资产长期上涨。
对全球股票市场、A股都是如此。
在2004年的时候,A股中证全指只有1000点上下,20年后,达到了4800点上下,加上分红,达到了6400点上下。
但是也能看到,股票市场,经常中间出现大幅的涨涨跌跌。
股票资产长期上涨,为何短期总会有波动呢?
这跟经济的周期性,有很大关系。
在经济学中,对经济周期的研究,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课题。
1862年,一位叫做朱格拉的医生,写了一本关于经济趋势的著作。
朱格拉认为,即便没有触发因素,经济也会自发的波动,繁荣和衰退互为因果。
· 经济繁荣为经济衰退埋下了种子;
· 而经济衰退孕育了下一次繁荣。
换句话说,周期性,是经济的固有属性。
周期有很多种。
例如利率有周期、做生意也有周期。
对股票市场来说,影响最大的,是三个周期:
·基本面周期
·资金面周期
·情绪面周期
第一个周期,也是影响最大的周期,是基本面周期。
实体经济发展,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也会有起起伏伏。
例如,2007年的时候,经济非常景气,当时上市公司年盈利增长20%-30%,是非常高的阶段。
2016-2017年、2021年,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,也达到20%以上。
不过2022-2023年,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就停滞了,处于这一轮的经济低迷周期,这也是导致2022年以来熊市时间比较长的原因。
不过时间拉长之后,上市公司整体的盈利,长期还是增长的。
第二个周期,是资金面的周期。
这个可以通过观察利率周期来看。
利率会有波动,平均3-5年,出现一轮利率的上行-下行周期。
在2020-2021年,是上一轮人民币利率上行周期。
2022年之后,则进入这一轮利率下降周期。
特别是存款利率,下降后,对市场影响比较大。
存款是财富最大的一个池子,达到300万亿以上。
债券市场大约170万亿上下,股票市场大约80-90万亿上下。
当存款利率下降后,有不少资金被释放出来,流入到长期收益更高的债券、股票类资产中。
带来了2022年之后,纯债基金的牛市。
同时在股票资产中,像红利类指数,也会受益于利率下降。
因为保险机构等长期投资者,会配置大量的存款、债券等资产。
遇到收益率下降,其中一部分配置长期存款、债券的资金,也会转入到红利等指数中。
目前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不到2%。不过不少红利指数的股息率还有4%-5%级别。
对保险、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还是有吸引力的。
2024年12月,个人养老金账户中也首次纳入了红利指数基金,这部分品种也比较适合养老的场景。
利率的周期,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。
第三个周期,是情绪面周期。
这也是最短的周期。
情绪面的周期,也就是投资者过于恐慌和过于贪婪。
例如在2024年9月中旬,大盘一度跌到5.9星,是这轮熊市的最低估值之一,当时投资者的情绪就非常悲观。
而仅仅过去了两周,市场就大幅反弹,到9月底10月初的时候,投资者的情绪又过于乐观。
其实在9月几周这么短的时间里,无论是基本面还是资金面,都没有多大变化。哪怕是一些利好政策,都还没来得及落地。
在短期里,变得就是情绪。
也就是俗话说的,三根大阳线改变三观。
明白了这三个周期,也就知道,为何股票市场,总会周而复始的出现熊市牛市。
有的时候,几个周期性的因素,都在周期顶部,就会推动出大牛市。
例如2007年牛市,是基本面周期的顶部,叠加情绪面周期的顶部。
2015年的牛市,则是降息带来的杠杆牛,资金面周期顶部,叠加情绪面周期顶部。
同样的,熊市,也是几个因素叠加。
例如今年9月,就是基本面低迷叠加情绪面低迷。
不同周期,反复出现,会给我们未来,带来无数次的「熊市、牛市」。
所以还是那句话:长期投资,不缺机会,缺钱~
不过时间拉长后,市场还是长期向上走。